单机游戏三国志X

1、《三国志》

《三国志》是系列游戏《三国志》的第一代,是一款日本光荣开发的策略战棋类游戏,1985年12月13日发行。《三国志》的创作思路与之前的《信长之野望》相同,玩家扮演三国时期的郡君主,通过内政、外交和军事等各种指令不断扩大势力,最终一统天下。2、《三国志2》

《三国志2》是一款1991年由日本光荣开创的回合制策略型游戏,开创三国志系列的巅峰之路。本作延续前作,仍采用《三国演义》的小说内容来设定人物,玩家担当的角色是君主,透过内政、军事、外交、计略等指令指挥属下武将,最终目标是统一分割为41国的中国全土。

3、《三国志3》

《三国志3》是一款策略类的单机版手机游戏,故事以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和刘备三足鼎立争夺霸业为背景,游戏分为内政和战争两大部分,游戏技巧与策略设计精巧,任务场景众多,操作方便.无疑这款游戏代表了国内策略游戏的最高水准!《三国志III》是光荣公司为夺回三国题材SLG游戏市场而全力打造的一款用心之作,与三年前的前作相比,《三国志III》的进化程度很高。

4、《三国志4》

《三国志4》是日本光荣公司《三国志》系列游戏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的操作系统彻底抛弃了以往键盘式的操作方式,而改用鼠标进行操作。游戏的画面较系列的前作也有了长足的跃进。游戏中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出场人物的设定了。在人物除了以往的一般能力(即数值属性)之外,还添加了24种特别能力。人物与君主间的关系,也加入血缘因素、与隐藏的君臣相性关系,使得游戏中有一种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

5、《三国志5》

《三国志5》游戏是1995年底推出的《三国志V》对应的操作系统依然是DOS,不过对应800×600的高解析度和精致的人物头像描写使人已经无法在画面上再做过多挑剔。全新加入的“历史事件动画”显示了光荣在游戏多媒体时代的大胆尝试,也让这款题材严肃的作品更具亲和力。不过本作在技术上最大的强化之处其实是音乐和音效。

6、《三国志6》

本作由DOS平台转向了Windows平台,画面达到了16色的高度。游戏中野战和城战的概念得以恢复,又增加了群雄年表、英雄回忆的功能。其独特的“天(挟天子以令诸侯)、地(各地专有的特色兵种)、人(有理想、有性格的武将)”系统为系列之后的变革打下了重要基础。99年初,这一代的加强版发售,又增加了一个短剧本模式。

7、《三国志7》

三国志7是日本光荣公司(光荣株式会社)推出的SLG精品游戏,该作把重点放在展现乱世中武将人生上,玩家可扮演一位武将进入三国世界。战斗胜利条件主要有敌君主被擒;守方坚持到所有回合结束自然胜利;敌君主撤退、敌士气降为0、敌正规部队(即非援军部队)全被消灭或撤退,这三种若是攻方在野战场合达成而守方城内还有能出阵部队则还要转入攻城战。

8、《三国志8》

《三国志8》是2001年6月由日本光荣株式会社(KOEI)推出的超人气作品《三国志》系列续作——《三国志8》。《三国志8》沿用运用《三国志7》的核心系统引擎开发的。在继承《三国志7》的“以人为本”的游戏主题的情况下,游戏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本作中每一个人物都充满丰富的个性,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将使得游戏更具有互动性。对战斗和会议进行了改进,城市画面也变得更加漂亮和富有特色。

9、《三国志9》

《三国志9》是由光荣公司研发的一款三国策略类游戏,发行于2003年,为《三国志》系列游戏作品。通过扮演一位君主在三国这个风云时代完成统一天下的目标。《三国志9》放弃了7、8代的全武将扮演系统,回归到系列传统的“君主扮演系统”。也就是说玩家在9代中不能在选择扮演关羽等武将角色了。而只能选择刘备等诸侯角色。

10、《三国志Ⅹ》

《三国志Ⅹ》是日本光荣公司于2004年7月推出的一款策略类游戏,是《三国志》系列作品中的第十代。游戏与三国志VII、三国志VIII相似,融合了角色养成游戏的成分,加入了大量历史事件,战争模式也大幅改变。军事方面强调兵种相克的原理,武将方面三国志X再度偏重角色养成,透过经验值或人际关系、锻炼等方式,可以提升个人的特技与能力。

11、《三国志11》

《三国志11》是日本光荣公司研发销售的一款策略类单机游戏,于2006年3月17日在日本发行。该游戏为三国志系列的第11作。音乐由池赖广担当。PC版本发布之后,又发布了PS2和Wii的版本。与前10作使用罗马数字的标记名称不同,这一代游戏使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与《三国志IX》、《三国志X》一样,只使用了一张地图来体现全中国的风貌。

12、《三国志12》

《三国志12》日本KOEI(现KOEI TECMO)公司制作的模拟策略类游戏,是《三国志》系列游戏的第12部作品。于2012年3月2日发行,其资料片《威力加强版》发布于2013年3月1日。与《三国志》系列相同,是描述中国后汉末期的三国时代,刘备和曹操及孙权的这些英雄们群雄割据时代的历史策略模拟游戏,玩家把自己控制的势力以中华统一作为目标向着统一大业而努力。该作与前代相比,简化了战斗与建设,加快了游戏节奏。

13、《三国志13》

《三国志13》是日本光荣特库摩公司开发的历史模拟类游戏《三国志》系列的第13部作品,玩家可以体验三国时代的英雄们活跃于各种场面的剧情。游戏以辽阔的中国大陆为舞台,众多英雄人物都以扩大己方势力为目标,营造出前所未有的“动感”,让玩家们更能深刻感受《三国志》的世界观。玩家们将成为活跃于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之一,以历史主人公的身份编织属于自己的故事。

14、《三国志14》

《三国志14》是日本游戏公司光荣所制作的一款策略游戏。本系列的精华是对三国历史细致的考据,和传神的人物肖像,将三国时代庞大的政治军事构架完美的融入策略游戏模式中。本系列的精华是对三国历史细致的考据,和传神的人物肖像,将三国时代庞大的政治军事构架完美的融入策略游戏模式中。《三国志14》是本系列的正统续作。

单机游戏三国志霸王的大陆

在开始游戏选择君主时(一定要在君主未出现前的画面时进行第二步),按住1P的START不要放,按住START连续依次按上,下,左,右,按满3次,听到“乒”一下的声音后再开始游戏,这时再选君主:君主城金钱、兵马、宝等全满。

如玩双打,在此基础上2P选择君主时(一定要在君主未出现前的画面时进行第二步),按住1P的START不放的连续依次按上,下,左,右,按满4次,接着再按上,下即可。

带兵数超过1000:如你的武将兵数为900-1000之间,如931,重新征兵(后备兵必须是一万),便可再加上100变成1031,但实际兵数仍等于1000。

俘虏君主:

一、先将君主的城市包围起来,确保其周围无空城;

二、进攻该城,把君主手下所有武将或收服或杀掉,只留下一个智力最低的,然后我方撤退;

三、任选君主城市旁边一个城市发展,确保城市规模大于君主的城市,然后让出该城使其成为空城;

四、进攻君主城市,把君主手下唯一的武将士兵打光,使其撤退到让出来的空城去,然后我方撤退;

五、尽量让出君主手下武将所在城市周围的城,会有更高几率促使君主移动到武将所在城市;

六、君主移动到武将城市后,城市太守仍然是武将的名字,然后重新包围该城市;

七、进攻该城,直取守城的武将,用火箭烧粮草,不用理会君主(若君主去买粮,可派一支队伍抢占粮馆)。将粮草烧光之后,成功占领城市,君主和武将下野;

八、在该城市搜寻,找出君主,登用,搞定。之后该君主所属的血缘亲情武将全部按年份自动出现在该君主所在城市。拓展资料:

《三国志2-霸王的大陆》是日本南梦宫公司研发的一款历史战略模拟游戏,于1992年06月10日在红白机平台上发行。

该游戏全面超过了其前作《三国志1中原之霸者》。该游戏在中国大陆受到广泛欢迎,是游戏玩家公认的战略模拟类优秀作品。与光荣公司所出的三国系列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款游戏只有一个剧本,由189年开始,人物出场的时间和真实历史有一定的差距。同时该游戏存在许多有趣的BUG和秘密,使许多三国类游戏爱好者乐此不疲。 1998年,PS推出南梦宫精选集,霸王的大陆复刻版收录其中。在2002年,宣云、张晓波、蓝一冬 ,三位高手把这款游戏进行了模拟器和游戏结合的汉化。

参考资料:三国志2霸王的大陆-百度百科

单机游戏三国志曹操传

《赤壁之战》熊猫出品,老游戏一个,当时我还一度把它和前导的《赤壁》搞混,游戏

的卖点在于不错的剧情。《龙腾三国》智冠出品,这两天为了写这篇历代记专门下载下来试了试,以当年的眼光

来看,确实是一款精品。本游戏其实是RPG+SLG的游戏,但为了归类方便,还是放在这

儿比较好(主要是当作SLG敌不过众多的SLG精品)《三国伏魔传 》,比较另类的三国RPG,感觉取名三国简直就是打幌子,没有多少实际

意义,在游戏中体现出来的剧情等和大家熟知的三国联系不大,就作为野史吧。《三国群英传》,1~8这个也不错,不比三国志差。

智冠《三国演义》系列1,2,3,国人推出的SLG三国,一向把《三国志》作为假想敌,

在《三国志》压力下诞生的《三国演义》是在令人敬佩,虽然以日渐完美,但要走的路

还有很长。《三国演义》什么时候推出的我也不知道,但大概也就是《三国志2》左右的水平,第一

款三国中文游戏。《三国演义2》大概是《三国志4》到《三国志5》时推出的,水平一般,且当时BUG超多

,使得智冠大花血本推出第二版来交换。其中的亮点在于中国地图是使用的卫星照片,

比《三国志》中的真实很多。还有一个噱头就是武将单挑时史无前例使用了即使演算的

3D动画,且武将飞檐走壁,就像武侠小说那样杀得个天花乱坠,虽然说离正统的单挑风

马牛不相及,但实在是一个不错的插曲。^O^《三国演义3》好像是去年还是今年初才推出的吧。设计了比较全面的内政外交指令,但

是太过于繁杂的军事相关指令使人望而生畏。试想,谁愿意在打一仗之前还有做比打仗

多不知道好多倍的工作?!此不得不说是一个败笔。在战争方面表现平平,唯一值得赞

叹的就是火计的表现。在三国小说里,火攻是表现得最多也最有效的战术,火烧博望颇

,火烧新野,赤壁火攻,火烧连yun(打死我都敲不出这个字,真奇怪)等都体现了火攻

的重要性。大家在玩《三国志》系列时会不会觉得火计太弱?在《三国演义》里则不然

,记得有一次,我对敌人小放一把火,但不巧刚好我又站在下风处,结果风一吹,雾一

起,两回合之后,我的部队全困在熊熊烈火之中了,几乎城下是一片火海,且火烧损兵

特多。如果智冠把此点好好加强一下,本作的战争篇就完美了。《三国群英传》,ODIN出品的精品游戏,当年是SS《龙之力量》的仿制作品,不同的是

,此仿制品不但吸收了原创所有的精华之处,并且自己创新了许多,可以说是青出于蓝

,令SS的《龙之力量》大跌眼镜。当时一推出,就吸引了无数的三国爱好者,自成一派

的体系,在众多SLG游戏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亮点,实时的百人对决和夸张的武将技。记

得当年我向《电脑商情报》投的第一份稿就是《三国群英传VS龙之力量》,跨平台的评

论与介绍,结果没登,残念...《三国群英传2》,几乎延续前作的体系,全新的图形界面,并且增加到最多400人的对

决,更夸张和华丽的武将技,爽!至此,此款游戏还常驻我的硬盘。《99新三国游戏》,不知道那个公司出的,一句话,垃圾中的垃圾。《龙王三国演义》,随波逐流的游戏,没什么亮点,唯一值得一看(不是玩)的就是,

内政方面有一个十分专业的汉-三国时期的官职表和介绍,十分详细,如果你要写关于

三国的文章或学术报告,不妨找来一看。《卧龙传》,宋岗出品,同样是写本文时才专门找来一试,遂发现,此款游戏完全可以

排在老游戏中的经典榜中。本作画面虽说不上华丽,但却非常细致,大中小城池,关卡

,河流,山川一一非常详细,因为游戏是扮演军师一职,所以操作简化很多,没有繁杂

的指令。其中的战斗更是亮点之一,战斗是以即时发生的,一军中分为前,左,中,右

,后军和大将,然后可以分别布阵和施攻击,突击,防御等指令,然后每军就开始个就

其位,步兵等就会攻城,弓兵就会在下面乱射,城楼上的敌军也会自动迎敌,整个战斗

非常热闹,感觉就像是大军鏖战一样,是我在其他游戏中没感觉到过的。本作的另一个

亮点就是城池的设定。在以往的三国里面是不是觉得城池太少,和《信长》《太阁》系

列相对比,比日本大不知道多少倍的中国居然城池只有那么一点,而《卧龙传》里就不

一样,我略数了一下,大大小小城池超过200,是三国游戏中最多的,其中就像《信长》

《太阁》那样,加入了很多小城,想必大家都知道徐州旁边有小沛和下丕吧,但你知道

旁边还有诸如山阳,鲁,琅邪,椎阳这些小城吗?我到现在才知道这款经典老作,真是

惭愧呀。战棋类《三国英杰传》,光荣出品,首款以战棋形式推出的三国游戏,在当时引起一阵狂潮,

在中文游戏排行榜上高居不下。漂亮简洁的画面,忠实原作的剧情和合理的升级战斗系

统无论在当时或是现代都可以称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三国孔明传》,群英传系列第2款,在前作的基础上增强了许多,并且是WINDOWS版本

的。相信很多朋友都玩过这款的硬盘版,但玩到后面一个地方就会出错然后游戏就此中

断(这是我所见的《三国孔明传》硬盘版的通病)。此款有个亮点就是在光盘版里有大

量的武将单挑的动画,制作得非常精美,相信很多玩硬盘版的朋友都没看过。《三国志曹操传》,群英传系列第5款(注:群英传系列第3和4款分别是《毛利原就传》

和《织田信长传》)同样是精品,以大奸雄曹操为背景开展的游戏,加入了忠奸度的自

由选择,多剧情,更增加了耐玩度。《三国英雄传》,智冠出品,在《三国群英传》之后不久推出的游戏,是当时挑战《三

国群英传》之作。游戏注重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小场景,比如鞭打督邮,渡江截阿斗等等

,各位看管有没有发现,游戏中人物的肖像极像著名的漫画《龙狼传》且游戏是

出于《龙狼传》之后的。《雄霸天下》,我记得是熊猫出品的,这款是很老的游戏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我

也没有玩过,只知道是一款以Q版画风的战棋游戏,当年在一本杂志上看的时候,就只记

得夏侯犉是个大暴牙,画风很搞笑。即时策略《终极三国》体验版,名字不祥,但确实是第一款三国即时游戏,无论从界面到操作无

一不是仿照当时的《沙丘2》 《魔兽》。游戏中没有武将,只能造步兵,弓兵,骑兵3种

,可以选刘备或曹操任一一方,两方只有颜色差别而已。当时这款体验版是配套在一张

什么报还是杂志的磁盘里的,后来可能就流产了,我也只玩过一次。此款历史太悠久,

应该是在《沙丘2》后,《红警》前诞生的。《官渡》,前导出品,大陆首个三国游戏,只节选了官渡之战为背景,平平只作,游戏

远没有广告好,倒是游戏中的军yun大账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游戏类型虽说不拘一格

,但因并未处理好,感觉不伦不类,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了,但鉴于前导公司最初的定位

是即时策略,所以还是把它归在这儿。《赤壁》,前导出品,这款才可以算作是第一款商业化三国即时策略的游戏,虽然一切

没有想象中这么好,但当时已经让我兴奋了不知道好久,我至今还保存着这张以25元买

来的盗版,一提:这张盗版做得非常好,不但是当时盗版中罕见的彩盘,并且用艺术字

体写上了赤壁两字,并且还写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还有条形码和版权声明

%×※¥#,不知道是不是难得一见的大陆游戏的缘故,连盗得都与众不同^*^!后话:前导虽然已倒下了,但他却开创了三国即时策略游戏的先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他仍然是成功的!《傲世三国》,近期只作,目标软件以走向世界而推出的三国游戏。在我试用体验版之

后,对它产生了无限的期待。从此款各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希望这次

是国产三国游戏的翻身仗。如果会在纽西兰上市英文版的话,我想我一定会买一套的。《三国风云》,世纪纵横出品,表现还算不错,虽然没掀起什么狂潮,到也没多少贬低

之语。亮点在于大规模的会战,但基于引擎太差的缘故,人一多,就严重拖帧,在我的

P3-600,198M的大众型机器上就是如此表现,如果能改善此点,到不失为一不错的作品。《三国风云2》,为了写这篇,我花了一天一夜,从网上DOWN下了此游戏的体验版。初试

一下,确实不错,几乎和广告差不多。2代的引擎特别不错,完全可以实施上千人的大混

战,这是最令人兴奋的。在体验版里,就专门有一关,刘备VS张角,一来双方的兵力几

乎上千,我也没数(废话),反正屏幕上黑压压的一片,气势是以往任何三国游戏不能

比的。一声领下,两军就开始混战,只要看见是兵就往人群里冲就行了,什么战术呀,

计谋呀,武将技在这儿通通的不管用了,忙得手忙脚乱不说,还不如打人海战术(笑)

。画面漂亮,不逊于《AOE》,千人混战,但如果你喜欢那种什么都不用想,

招兵就开打的人海战术游戏试试这款也不错。《三国志星海争霸》,比较另类的作品,取名三国其实没什么世纪意义,完全是为了吸

引三国迷的注意。表现尚佳,里面的创意还不错,如果支持联机对战的话拥护者会多很

多的。《三国志星海争霸2-孙权的野心》,没玩过,我也说不出有什么特点反正就是反响平平

。《三国霸业》,最近才出的一款游戏,其创意不错,在孙,刘,曹中选一人来进行故事

,操作是即使战略又有一点像《暗黑》,其中RPG成分很多,剧情也不错,在原著基础上

加了很多小剧情。但是如果能把那比较差的画面加强和操作改进一下就好了。格斗类《武将争霸》,熊猫出品,PC上难得一见的原创类格斗,在当时看来是款佳作,当然不

能和现在的《KOF》等比。以前就经常和朋友对战而乐此不彼。《武将争霸2》,在前作基础上加入了吴国的诸将,充实了不少。并且在对K之前还可以

先派小兵去骚扰一番,种种创意都值得借鉴。网络类《网络三国》,最近才出的游戏,没听见有什么好评,我也没有玩过。但我想把三国这

种气势磅礴的历史作品搞成一个江湖气息的准武侠游戏可能是众三国迷不愿意见到的。桌面益智类《嬉笑春秋》应该是第一款三国棋牌类游戏,类同于大富翁,太老,不记得了。

《爆笑三国志》大富翁类游戏。《富甲天下》此款开始我才对大富翁类游戏有一定映象。《富甲天下2》以类似于《大富翁4》那种假3D做的,没怎么玩,映象不深。《三国麻将风云》三国群英们也跑来打麻将,真是另类的作品。游戏里把麻将和战略集

合在一起,攻城略地是要以的方城战来一决胜负(笑)。其中武将们特有的对白简直笑死

人了,在加上十分标准的方言配音更是吸引大家,使吾等不喜赌博之人也忍不住来方城

鏖战一番。眼光把三国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时还出了一款3代,其实就是2代的中文版,着实骗到不

少玩家。《三国志列传-乱世群英》,SLG,MD上唯一的原创三国游戏(因为把光荣《三国志》系

列排除),历代三国游戏(包括PC)少有的佳作,其战斗场面和《霸王的大陆》有点类

似,内政又像《三国志》。此款的武将单挑是热点之一,武将设计得很大,两人骑马对

峙几乎占大半屏,给人饱满和十分有魄力的感觉,最绝的是武将单挑是玩家自己控制,

虽然操作很简单,但自己控制武将厮杀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此款给人感觉就是没有十分

出众的地方,但也没有十分缺陷,可能就是这种中庸的感觉吸引了不少玩家。SFC《天舞三国》,结合RPG与棋牌为主的游戏,画面以Q版为主,可以4人同时玩,十分热闹

,以前在游戏游戏机室里常和几个朋友一起竞力。游戏进行方式十分有特点,在规定时

间内完成献帝给你指定的任务,如平乱啦这些,战斗时是以类似纸牌的战斗方式(好像

是不同属性,功能的球还是什么地),两人比牌,看谁的牌刚好能压制对方。在以SLG为

主题的三国游戏世界了,《天舞三国》可以说是一道清新的风景线。《横山光辉三国志》,SLG,连见都没见到过。《横山光辉三国志2》,SLG,这款是很正统的SLG,其中和《三国志》系列不同之处在于

它的战争方面极像《信长的野望-将星录》,即部队出征时会在大地图上出现,然后你

控制部队一步步迈向敌人的城池。其他地方表现平平,很一般的游戏。《吞食天地》,SLG,CAPCOM出品。又是一款《吞食天地》,这名字还真是吃香。不同之

处,此款是SLG。不愧是CAPCOM出品,在众多SLG游戏中都可以一跃而出。其中简化了内

政,重视军事,在战争场面,发挥了SFC的最高机能,场景是以3D俯视表现的,非常有魄

力,并且加入了地图阴影。两军对决时类似《富甲天下》,双方一阵乱冲。顺道一提,

本作的人物肖像取与街机版《赤壁之战》,所以游戏中你能看见许多熟悉的面孔。《升龙三国志》,SLG,.以下几款知道的人可能少之又少吧,几乎都是只闻其明,无缘

相见那种,希望有玩过的朋友补遗。《超级三国志》,SLG

《超级三国志2》,SLG

《天武三国志》,SLG

《光辉三国志》,SLGGB《吞食天地》,RPG,FC移植的。《三国志》,SLG,GB原创,但没什么特别之处,感觉还没发挥到GB四分之一功力。同样

和FC为8位机,却没有作出《霸王的大陆》的效果,实在遗憾(好像这种说法很牵强)。ARC《三国志智略的霸者》,Quize,更是稀有的种类,是问答类游戏的,要玩这种游戏必须

先要有良好的日语功底再加上三国知识才能搞定,有谁玩过,告诉我一声。《三国黄斤之乱》,ACT,是大家熟知的《三国赤壁之战》的前作,但此作很少在大陆有

见到,我就是在《三国赤壁之战》后才知道的。可以选刘关张赵4人K黄巾贼,最后搞定

董卓就通关。全程是在马上打杀的,4人除了模样没什么区别,大招是落石,其实我觉得

像鸡腿。如果没玩过的可以找模拟器玩玩,但不要想像得太好,因为和《三国赤壁之战

》简直就是两个模子出来的。《三国赤壁之战》,ACT,这款完全不用介绍,不论从那方面来看都是经典中的经典。顺

道一提,最近模拟器世界好像非常流行改这款游戏,不但可以改成像街机那样的圣剑三

国,还可以同时选一人,最变态的是可以改得同时挑战几个BOSS,呵呵。《三国战纪》,ACT,国人出品的游戏。虽然普遍认为画面不如《三国赤壁之战》,但其

中的内涵是《三国赤壁之战》所不能比的。现在一共出了3版,2版几乎只是单纯增强了

1版,修正了BUG,倒是第3版倒是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不但修改了部分剧情,而且增加了

敌方招降系统,比以前内容更充实。而且选人也多出很多,还可以调许诸这种超BOSS级

的人物出来。《三国战纪》可以说是现在模拟器界呼声最高的游戏之一,好多人都在问

什么时候会有,大家慢慢等吧,现在国内的DUMP技术也已经很成熟了,相信不久也会有

的。By the way,《三国战纪》有出海外版,在我这儿(Auckland New zealand)居然也

可以玩到^O^/.PS《霸王的大陆》,SLG,完完全全的FC移植,强化了的画面和音乐,实在给我们这群《霸

王的大陆》迷注入新的血液。此款不用多介绍,大家心里有数。顺道一提,此游戏可以

在任何PS模拟器里完美使用,我用的是BLEEM打完一遍。在市面上还是很少见到这款,是

收录在NAMCO四合一合集里面的,FC的老玩家不妨买来一试,《三国赤壁之战》,ACT,街机版的完全移植,我没玩过,也不知道缩水没有,据说是机

能有限,把马战删掉了(我不确定),但是好像每个人新增加了一种必杀技。

哦对了,推荐一个国产的三国单机《烽火三国2》,图纸不太好,但其他的很不错,可玩性很好,融合了三国志和帝国时代的战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