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起床刷到天文群里炸了——凌晨太阳悄悄搞了个“大动作”!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刚发消息:11月5日凌晨,太阳连续爆发两次X级耀斑,强度分别达到X1.8和X1.1级——这可是太阳系里“最强闪光”级别的事件,相当于给宇宙拍了个“超亮闪光灯”。
可能有人对“X级耀斑”没概念,我特意翻了翻当记者时做天文专题的笔记:太阳耀斑按能量从弱到强分A、B、C、M、X五级,每升一级能量翻十倍。打个比方,X1级耀斑的能量就相当于一万个最弱的A1级耀斑加起来——这次连爆两个X级,搁太阳身上也算“用力过猛”了。
不过先给咱们中国人吃颗“定心丸”:这次耀斑爆发的区域没正对着地球,而且爆发时咱们这儿刚好是晚上——就像你躲在屋里,外面再大的太阳也晒不到你。但地球另一边正处于白天的国家就没这么幸运了,耀斑的强光可能会干扰高空大气结构,影响短波无线电设备,比如航海、航空的通讯可能会“打个小盹”。
更让大家关心的是:“能不能看到极光?”毕竟这可是“宇宙给的浪漫礼物”。专家说了,关键得看“地磁暴”——这次耀斑爆发后,太阳喷出来的等离子体云(也就是CME)像个大罩子,虽然没直接撞地球,但边缘刚好“擦”到了我们;更巧的是,太阳表面还有个“冕洞”正对着地球,它喷出来的高速太阳风要是和CME叠在一起,接下来几天的地磁活动要“放大招”:6号可能先搞点“小动静”(地磁活跃或小地磁暴),7号说不定要升级成“中等地磁暴”。
而极光的原理,其实就是地磁暴把太阳风里的带电粒子“引”到地球两极上空,和大气中的原子撞出光——所以接下来几天,东北、新疆北部这些高纬度地区的朋友,说不定能在夜空中看到一抹绿色或红色的光带!能不能看到还得看天气和光污染,想蹲点的可以多盯着当地天文馆的预报。
其实每次遇到这种太阳活动,我都会想起当记者时跟着天文爱好者去贵州山顶拍极光的日子——熬了一整夜,最后看到绿色光带从地平线升起来的瞬间,所有人都忘了零下10度的冷。这次说不定又有一批人要守着夜空了,不管能不能看到,这种“宇宙级的小惊喜”,本身就够让人期待的不是?
对了,专家还提醒:未来一周太阳还没“消停”,接下来可能还有较强活动,天文爱好者可以多关注太阳监测卫星的数据。至于咱们普通人,反正不用怕——除了可能的极光“彩蛋”,这次活动对日常日子没啥影响,该上班上班,该吃火锅吃火锅(重庆人表示,天塌下来先烫两筷子毛肚)。
最后说句实在话,每次看太阳搞“小动作”,我都觉得人类挺渺小的——但正是这种“宇宙的小热闹”,让平淡的日子多了点期待。说不定今晚有人抬头,就能接住来自太阳的“光的礼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