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父》是由日本玩家制作的恐怖解密类单机游戏。主角是一名叫做Aya(阿雅)的11岁的少女,无意中进入父亲的实验室,慢慢揭开了隐藏在事情背后的可怕真相。发展历史

单机解谜恐怖游戏

电脑游戏的出现与1960年代电子计算机进入美国大学校园有密切的联系。当时的环境培养出了一批编程高手。1962年一位叫斯蒂夫·拉塞尔的大学生在美国DEC公司生产的PDP-1型电子计算机上编制的《宇宙战争》(Space War)是当时很有名的电脑游戏。

一般认为,他是电脑游戏的发明人。 197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成本越来越低。1971年,誉为“电子游戏之父”的诺兰·布什内尔发明了第一台商业化电子游戏机。不久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电子游戏公司——雅达利公司(ATARI)。

在1970年代,随着苹果电脑的问世,电脑游戏才真正开始了商业化的道路。此时,电脑游戏的图形效果还非常简陋,但是游戏的类型化已经开始出现了。

从1980年代开始,PC机大行其道,多媒体技术也开始成熟,电脑游戏则成为了这些技术进步的先行者。尤其是3Dfx公司的3D显示卡给行业带来了一场图像革命以后。

进入1990年代,电脑软硬件技术的进步,因特网的广泛使用为电脑游戏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进入21世纪,网络游戏成为了电脑游戏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电脑游戏

KOURI制作的解谜类恐怖游戏

《ib》里主角有ib,garry,marry,这个游戏是没有三个人同时存活的结局的,告诉了我们世上没有真正的完美结局。

《魔女之家》魔女爱莲和主人公薇奥娜互换了身体,得到小薇身体的爱莲将想要复仇的小薇杀死(被小薇父亲杀死)作为玩家的我们如果没有打出真结局,是不知道我们控制的小薇其实才是魔女,这个游戏告诉我们,邪恶有时也会战胜正义,并且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联系爱莲悲惨的身世),我们亲眼所见也不一定是真实的。

《梦日记》 无明确主线,整体并不算恐怖,惊悚,但是一直有种压抑感,偶尔有些画面,一些怪物的出现会吓到你,但更多是让你感觉悲伤,压抑,尤其是结尾,总之会让你感觉很多,极其推荐。

《狂父》 属于主线很明确类型,其实玩了后一开始觉得恐怖度还不错,不过后面习惯了就没什么,剧情中也有暖心的地方,总之整体感觉并不算很可怕,不过被怪物追的时候还是很有紧张感的。

STEAM解谜类恐怖游戏

推荐如下。

1.多人联机类的:《Dying Light 消逝的光芒》一款末日生存类游戏,背景主要是以病毒感染,丧尸横行的世界背景。游戏中玩家需要在这座被病毒感染的死城中活下去。可以在一些房区找到一些物资。其中打丧尸的部分十分劲爆(多的小编就不在多说)可以和队友一起组队打丧尸也可以玩单人剧情。个人还是不推荐一个人玩,毕竟有些枯燥感觉(个人)最近也经常打折,喜欢的玩家可以等打折时再买,不差钱的玩家可以选择直接入手。

2.单人向:《小镇惊魂》玩法依旧是冒险解谜的,但是这一次你将会是一个人。画面全程很暗,你唯一能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玩家需要通过各种线索开完成相应章节的任务,来以此通过下一关。能用的武器就只有手机了(万能手机就是我!可拍照刮掉幽灵,还可发现一些隐秘通道)。

3.在steam上下载游戏的速度是非常快的,steam系统是2002年发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