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

要玩植物大战僵尸怎么用纸做

时间:2025-10-22 21:27:35161 人浏览举报

关于 “要玩植物大战僵尸怎么用纸做3 条回答

  • 晨怡
    晨怡
    2025-10-22 21:27:35
    有用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知道固体(木头、砖、玻璃等)可以传播声音。 2、 享受探索的乐趣。环境创设桌子、门、墙壁、钢管扶手、机械手表或机械闹钟重点。 难点知道固体(木头、砖、玻璃等)可以传播声音活动过程: 一、谁把敲门声传过来 老师以敲门声音引入活动。请幼儿关好活动室的门,听到老师发出敲门的讯号,才帮老师开门。 “你们怎么知道老师来了”“你们看到老师敲门了吗?”“是谁把老师的敲门声传过来的?” 二、什么物体能传播声音 1、桌子传声。请一幼儿把手表(或闹钟)放在另一个幼儿耳边,然后慢慢把手表移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再把手表放在桌子的另一头。让幼儿把耳朵贴在桌子上,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2、请幼儿在幼儿园里找一找,还有什么物体可以传播声音?(楼梯扶手、墙壁等) 3、请幼儿相互讨论,把自己的发现描述出来。 小结:固体是能够传播声音的。 延伸活动: 启发幼儿思考探究:小狗睡觉的时候,为什么把耳朵贴在地上。 第一环节以敲门的情节自然地引出活动主题。 第二环节通过各种实验引导幼儿发现固体是能够传播声音的。 并能用语言简单的描述出来。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用三元色配置间色,感受颜色的变化现象。 3、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替云姑娘染彩色的衣裳。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1、教师和每组幼儿一套三元色颜料。 2、人手一个托盘,一张宣纸。 3、红、黄、蓝、橙、紫、绿色的衣服。 4、桌布四张、抹布四块。 5、小勺、瓶盖、笔套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导入活动,出示一朵白云。 云姑娘:我是一朵白云,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你们穿的衣服多漂亮啊!我也想穿这么漂亮的衣服。你们猜猜看,谁能帮我的忙呢? 2、幼儿倾听故事《云的衣裳》。 3、协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云姑娘有一个愿望:她想和小朋友穿得一样漂亮。云姑娘把这个愿望告诉了谁? (2)风姐姐带着云姑娘到过那些地方?云姑娘的衣裳变成了什么颜色? (3)什么颜色的衣裳是云姑娘没有的? "可是云姑娘现在只有这三种颜色(红、黄、蓝)的衣裳,怎样才干把这三种颜色变成其它漂亮的颜色呢?" 二、引导幼儿想方法,并操作配置颜色。 出示橙色、紫色、绿色的衣裳,那两种颜色和起来可以变成橙色、紫色、绿色? 幼儿分组动手操作。 幼儿操作时,引导幼儿认识到配置间色时,两种颜色要差不多。 三、替云姑娘印染彩色的衣裳。 幼儿每人一张宣纸,引导幼儿用各种方式替云姑娘印染衣裳。 自编故事:云的衣裳 云姑娘只有一件白衣裳,她多么希望能像小朋友一样有其它颜色的衣服,把自身打扮得像小朋友一样漂亮。 云姑娘把自身的愿望告诉了风姐姐,风姐姐说:"那还不简单,我来帮你忙!"于是,风姐姐把云姑娘带到一片苹果树林,一个个苹果红彤彤的,真可爱,云姑娘忍不住去亲亲这个苹果,亲亲那个苹果。忽然,云姑娘发现自身变了样,高兴地说:"啊!我有了一件红衣裳。" 云姑娘脱下红衣裳放在这儿,衣着白衣裳跟着风姐姐走。风姐姐又把云姑娘带到一片梨树林,一个个梨婴幼儿黄澄澄的,真漂亮,云姑娘又忍不住抱抱这个,抱抱那个。忽然,云姑娘发现自身变了样,惊奇地说:"啊!我有了一件黄衣裳。" 云姑娘脱下黄衣裳放在这儿,衣着白衣裳跟着风姐姐走。风姐姐把云姑娘带到了大海边,海里的浪花一个个调皮地和云姑娘捉迷藏,云姑娘一会儿躲到这儿,一会儿躲到那儿。忽然,云姑娘发现自身变了样,兴奋地说;"啊!我有了一件蓝衣裳。" 云姑娘脱下蓝衣裳放在这儿,衣着白衣裳跟着风姐姐走。风姐姐把云姑娘带到了游乐场,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啊!哎呀!一个衣着黑色衣服的小娃娃跌倒了,哭得好伤心啊!云姑娘连忙抱起他,小娃娃不哭了。忽然,云姑娘发现自身变了样,惊讶地说:"啊?我怎么有了一件黑衣裳。" 轰隆隆,打雷了,天空下起了雨,吓坏了小娃娃,急坏了云姑娘。雨哗哗地下着……过了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这时一个小朋友指着云姑娘说:"看!多美的彩虹啊!" 可不,云姑娘衣着彩色的衣裳,变成了美丽的彩虹,多漂亮啊!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的语言生动地描述画面内容。 2、能在教师引导下大胆想象,创编故事。 活动准备: 1、简单了解青蛙、蜗牛、萤火虫的生活习性。 2、《语言》上P.16。 活动过程 一、欣赏赛车片段--播放汽车拉力赛图象资料,请幼儿欣赏,引发学习兴趣。 --请小朋友欣赏一场特别的汽车比赛。 二、说说青蛙汽车 --阅读画册,请幼儿欣赏特别的青蛙汽车。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重点说说青蛙汽车的构成。 三、畅想青蛙汽车的故事 --教师说明青蛙汽车将要参加汽车比赛,幼儿根据教师的假设和引导,预测比赛的进程和结果,畅想故事内容。 假设一:比赛时在小桥上堵了车,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谁回在比赛中获胜呢? 假设二:汽车在盘山公路上比赛爬山,青蛙汽车应应选择什么样的路?小蜗牛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确定新的假设,畅想新故事。 四、活动结束。 五、课后回顾。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感知散文诗的意境美。 2、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联想、讲述。 3、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树林图片、和散文诗相关的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出示一张单个的大树图片)看,这是什么?这是一棵怎么样的树?你喜欢大树吗?为什么? 二、初步欣赏散文诗《树真好》。 1、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树真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诗里都说了些什么? 播放散文诗录音。 2、提问: 你听到这首诗里说了什么?幼儿根据自己的初次倾听,讲述听到的内容,并单幅看一看。 树好吗? 3、小结:诗歌中小鸟说树真好,人们说树真好,小朋友说树真好,他们为什么说树真好呢?好在哪里?我们再来听一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三、再次欣赏散文诗(配上轻音乐),理解散文诗里优美的语言描述 1、幼儿再次倾听欣赏,并分别出示各幅图片。 2、提问: 诗歌中你听到谁说树真好,好在哪里?根据幼儿的交流单幅观察感知理解并学说诗歌中的句子。 1)小鸟为什么说树真好? “你觉得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像在干什么?” “你来学一学小鸟唧唧喳喳在和朋友说悄悄话或者唱歌的样子?” 2)树为什么能挡住大风?不许风吵吵闹闹会给大自然带来什么好处? 树真了不起!引导幼儿通过表演体会树阻挡风沙的高大形象; 3)我家屋子里清清爽爽,树在哪里?为什么说我家屋子边上的树好? 满树花香往屋里飘,请小朋友结合经验,想像多种嗅花香、被花香陶醉的动作与神情; 4)树荫下野餐:坐在树下吃东西大家怎么样?(学说句子: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5)躺在树下睡午觉:树下有什么?什么是阴凉儿?(树荫、微微的风吹来)请小朋友感受在树荫下睡午觉,阵阵微风吹来舒服的感觉。 6)气得大黄狗汪汪叫:体验小猫小狗在树上树下玩游戏真有趣。 3、这首诗你觉得美吗?美在哪里?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听。 4、完整倾听,轻轻跟着念一念散文诗。 提问:这首诗你觉得美吗?你喜欢哪一句? 过渡:树真好,它让大家的生活充满乐趣,变得那么美好。 五、尝试散文诗。 1、幼儿发挥想象,画一画,并相互交流、自由仿编。 师:树还有什么用处,还有谁也会喜欢树?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请你在纸上画一画,和好朋友一起学着诗歌中“树真好……”的句子来说一说。 2、集中:请个别幼儿来仿编。   中班语言教案二:树真好 一、活动目标 1.借助图片在静态倾听中理解散文诗的主要内容,即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引导孩子尝试完整朗诵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并学习一些词语:“唧唧喳喳、吵吵闹闹、清清爽爽、……。” 3.萌发初步的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图片、课件《树》 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散文诗主题——大树,导入活动。 这是什么?喜欢大树吗?(引导幼儿说出树真好) 2.逐图倾听散文诗各句话,理解诗中的主要内容。 我还有许多朋友也很喜欢树,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我的那些朋友是怎样赞美树的? 3.完整欣赏课件,教师完整朗诵诗歌,加深孩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4.出示图片,让幼儿逐个完整讲述,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你最喜欢诗歌里的那句话?说给我们大家听一听好吗? 5.引导孩子逐个讲述的基础上尝试完整讲述。 树真好,它让大家的生活充满乐趣,变得那么美好,让我们也一起来夸一夸。(引导幼儿看图有顺序地说。) 6.引导孩子说出诗歌的名字,在此基础上进行完整讲述,体验诗歌的意境美。 7.教育孩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买卖过程。 2、尝试模仿买卖物品的对话方式。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桌子、椅子、牌子、货物,如:纸做的水果、青菜、鱼、虾等,购物袋。 2、玩具货币。 活动过程: 一、老师和幼儿讨论菜市场扮演游戏进行的方式。 1、市场里要怎么布置摊位呢?东西怎么摆比较好看? 2、要怎么定价?怎样才能吸引客人来买? 3、小老板要怎么叫卖?摊位要怎么样保持整齐清洁? 4、小老板对客人的服务态度要如何?小客人要怎么买东西?要准备多少钱?要自备袋子吗? 二、请幼儿分组商量 1、玩买卖商品的游戏,需要什么角色? 2谁当老板?谁当客人? 三、开展买卖游戏。 1、请当小老板的幼儿用纸做的水果、青菜、鱼、虾等制作摊位。 2、扮演小客人的幼儿拿出环保袋,轮流进行买卖扮演活动。 四、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分享扮演的感觉和心得,东西可放到扮演活动区继续玩。 活动延伸: 老师可准备一些叫卖的录音,供幼儿模仿。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名称:美味的蔬果沙拉 活动资源:苹果、梨、香蕉、桔子等水果,黄瓜、熟土豆、白菜心、西红柿等蔬菜,塑料餐刀、塑料菜板,小碗、小勺,沙拉酱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 2在制作过程中提高幼儿用刀切东西的技能 3幼儿能说出以上果蔬的名称,并复习学过的水果的英文名称 活动过程: 1领幼儿观察各种水果蔬菜,说说其名称,同时复习已学过的水果的英文名称 2大家一起讨论这些水果和蔬菜的不同的食用方法 3告诉幼儿今天我们来做蔬果沙拉 4教师示范讲解沙拉的制作方法 5请幼儿亲自制作,提醒幼儿可自己选择不同的材料,制作不同的沙拉 6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沙拉,同伴间互相品尝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网格的形式来表现向日葵,并初步尝试用不同形式的线条来装饰向日葵的叶子。 2.能够耐心细致地完成作品,体验线描活动的乐趣。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播放《植物大战僵尸》视频,引出主题。 2.天上飘下来的这些是什么呀? 3.有了很多的向日葵,收集起来,我们就可以打到更多的僵尸了,所以今天老师要请你们一起来设计心得向日葵。 二、教师示范 1.教师出示向日葵模板,并提问: (1)谁知道向日葵这个圆圆的花心里是什么图案的呀? 2.教师示范画网格: (1)那我们用长长的直线来把格子画出来(教师示范) (2)我们直线要排列的紧一点,这样画出来的网格才好看。 3.向日葵的花瓣上想想可以怎么装饰呢?叶子可以怎么装饰呢?我们以前学过有哪几种线呀?教师示范用直线、弹簧线、波浪线、虚线、图形等装饰叶子和花瓣。 三、幼儿操作 1.刚才看了我设计的向日葵你们觉得漂亮吗?那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朵漂亮的向日葵呀? 2.那现在每人用一支记号笔,记住要用我们你会画的线条把向日葵画的满满的,这样才好看! 活动反思: 本次线描画活动是幼儿升入中班后第一次进行正式的线描活动,在学习画网格的同时还运用了学习过的各种图形、线条来进行装饰画,活动中首先我的示范很成功,孩子看完我的示范之后,都鼓起掌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很好的激发了孩子的操作欲望,在之后的操作中,孩子们对于装饰画都进行的很好,但是网格有部分孩子画的有些斜了,分析原因,我在示范时没有对此做重点强调,今后需要注意。 小百科:向日葵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中性的黄色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管状花,棕色或紫色,能结实。矩卵形瘦果,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称葵花籽。 中班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在计算的学习上,是从对数量的感知阶段向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阶段过渡,他们有了最初的数群概念,已开始理解数的实际含义,因为本次活动选择了“学习6的形成”的教学内容,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在学习6的形成过程中,巧妙的运用教具,学具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经验,从对具体事物的概括中,帮助幼儿理解数概念的实际意义。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使与动作,动作是幼儿建构思维结构的最坚实的基础。在动作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数学知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不宜遗忘。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为幼儿准备了充足的操作材料,如:夹子、盘子娃娃、红点......让幼儿在不停的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动作内化于头脑,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数学对于幼儿来说是抽象枯燥的,把一些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设计到有趣的游戏当中,不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如:听指令玩夹子游戏,为娃娃夹夹子,点红点找数字6等,从而是幼儿通过实物—点子 — 数字掌握数学知识。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初步张握6的形成。 2、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每人一套精美的小夹子,娃娃纸盘、小红点。 活动过程: 一、复习5 以内数。 游戏:1 、听铃声夹夹子。 铃声开始,往身上夹夹子,铃声停就停,数一数夹了几个夹子,并说出总数。 2、听铃声举数卡 铃乡开始往身上夹夹子,铃声停,数出夹子总数,并举出相应的数卡。 3、听铃声夹夹子 教师敲铃,幼儿根据所敲铃声次数和提出的问题夹夹子,并准确的说出相应的数量。 二、学习6 的形成 1、 探索6 的形成。 以娃娃和夹子做游戏的形式,为娃娃夹5个夹子然后提出,怎样使5 个夹子变成6个夹子的问题。 小结:5 个夹子添上一个夹子是6 个夹子。5 添上1 是6。 2 、探索用圆点表示夹子的数量。 以娃娃点红点的形式提出问题:娃娃要和架子一样多的红点。请幼儿想办法,操作并说出来是怎样使红点和夹子一样多的。 (1) 先点数夹子是几个,再数出与夹子一样多的红点。 (2) 取一个红点与夹子对应粘贴,然后数出红点总数。 幼儿手指实物与圆点,边指边说“一个夹子一个圆点。。。。。。” 小节:6个红点可以表示6 个夹子。 3、 认识数字6 说一说6可以表示什么物品。 中班教案 篇9 目的 : 1、学习绕障碍走或跑,发展肢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积极参与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 准备: 1、兔妈妈、狐狸头饰2、青菜、蘑菇等塑料玩具若干3、场地4、纸团若干 过程: 1、调动身心师生共同模仿小兔蹦跳动作活动身体各部位并边念儿歌:今天天气真正好,小兔小兔起得早,揉揉眼睛理理毛,蹦蹦跳跳真热闹,小兔小兔快快跑,跑到山上去种菜,种了许多大青菜,真是快乐的兔宝宝。 老师戴上头饰,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体验动作 (1)集体活动老师介绍运动方法:"小兔"手持"青菜"穿过"树林"种"青菜",往返数次,直至"种完"。 老师示范活动线路和动作。 (2)自由活动幼儿自由尝试动作,老师巡视并辅导个别幼儿。 注意幼儿的活动密度和活动量,提醒幼儿动静交替。 (3)集体活动:游戏《勇敢的兔子》 老师介绍玩法:"狐狸"出现追赶"小兔","小兔"四散躲至"树林"后面,拾起"石块"投向"狐狸","狐狸"逃窜。游戏反复进行。 师生共同游戏,辅导个别幼儿掌握玩法并遵守规则。 3、放松身体师生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在场地上自由走动。 幼儿盥洗并自由饮水。 反思: 这个游戏对幼儿来说,很新鲜,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养成了守规则好习惯,更进一步也学会了自己和其他幼儿的默契合作。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认识“0”,知道“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2.发展幼儿联系生活情景的联想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空盒子 2.0---9的数卡。 3.秒表、温度计。 活动过程: 一.看看有什么。 1.每人打开一个空盒子,说说里面有什么。“没有”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可以用“0”表示)。 2.出示数卡“0”,幼儿认读,说说“0”像什么。 3.请幼儿在空盒里装上喜欢的东西,说说现在是否还能用“0”来表示。 二.说“0”。 1.启发幼儿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说说还有什么情况可用“0”来表示等。 2.可请个别幼儿来表演,如伸出五个手指头,然后藏到背后,可以用“0”表示;拿几张卡片,一一发给好朋友,自己一张也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 三.了不起的“0”。 1.“0”可以用来表示没有,还可以用来表示其他吗? 2.教师参与幼儿讨论并逐一出示数卡、温度计、秒表等,使幼儿知道“0”可以排在任何一个数字后面,就能使该数字增大许多。“0”在秒表中间表示开始,温度计上的“0”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等。 3.原来“0”不单单表示“没有了”,还有更多的用处呢。 四.结束活动。 请幼儿去找一找爸爸妈妈身上有没有像“0”的物品。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为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数学概念,本活动通过教具的操作和游戏形式展开,让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学中,“0”的教学经常被忽视,而在蒙氏教学中,“0”的教育格外重视。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通过情景游戏的方法,让幼儿熟悉“0” ,了解“0”的意义以及“0”的重要作用,幼儿对“0”的熟悉得到更高一度的提高。

  • 港岛妹妹
    港岛妹妹
    2025-10-22 21:27:35
    有用

    孩子的成绩始终不见提高,这个学习方法你试了吗?很多家长都在寻找提高孩子成绩的方法与措施,然而“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无论学习方法多么好,但是孩子的成绩却始终不见提高!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我认为,其原因之一就是学习效率太低!

    相同的学习时间内,你掌握到的知识只是别人所掌握知识的一半,长此以往,安能不落后于人?所以要把学习搞好,我认为提高学习效率才是必由之路!

    一、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人云: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有现在的话说,就是做事要有恒心,要有勇于坚持的毅力,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只有一时的兴趣而没有长久的兴趣,是很难把事情做好的。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其道理也是一样,只有把兴趣融入并乐于坚持,才能出好的成绩。

    在这里我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习惯所包含的范围又过于庞大,我们把它细分一下,就是要建立“勤思考、重归纳、善应用”的学习习惯!

    ①勤思考:

    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科学的规律与奥秘。老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讲台下被动地接收,其效果不是最好的,学生只知其然,不一定知其所以然。而勤于思考,就是要用思维发现知识中的联系与奥秘,这样才可以做到将老师所讲的内容“翻译”为自己能够理解的语言,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归纳和整理,进而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②重归纳:

    归纳的本质是“通解、类比和迁移”。当我们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就能很快地找出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就要注意去寻找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把相同类型的题归纳到一起,再寻找它们之间的共性,最后再找出解答同类型题目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如:

    这类题的描述特征是什么?

    它们的解答方法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

    这一步是怎么得出来的?

    一定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有时一些题目的特征,资料书也不一定把它们全部都列出来,这时就需要自己慢慢去琢磨,锻炼自己找出解题“关键一步”的能力,而此项能力也正是优生与否的关键之所在。

    ③ 善应用。

    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结果不只是为了考试,考试毕竟还是容易的,只是要拿高分不容易,要争取第一名就更不容易。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考试分数固然重要,但考试也只是测验我们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而已。我们学习知识,绝对不只是为了考试,而是为自己而学,为了将来能够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适应社会高速的变革!

    知识最终是要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将来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处处用到知识,只不过现阶段是运用知识来解答试卷中理想化的模型,而到参与社会实际工作后,我们就会发现知识的用处无处不在。在解题中,或者在生活中,遇到学习的相关知识,是不是可以认真去思考一下,再给自己出几道类似的题目,锻炼一下自己的解题水平呢?

    上面我们从学习层面,也就是战术层面讲了一下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下面再从战略层面讲一讲学习还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为自己定下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的定立,一定要做到适量的原则。计划定得太多、太空,则很难达到;订得太少、太简单又没什么意思。所以我给出的建议是“长计划、短安排”。

    长计划就是要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定得太虚无,比如说某人只有中等生的水平,却偏偏要给自己订立一个考全市第一的目标,这就显得不太实际,虽然勇气可嘉,但至少短期内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的。所以我们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以“适量”为原则,目标不能定得过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而是自己跺跺脚、跳一跳、努点力能够得着的目标。通常这类目标实现周期以一个学期的时间为宜。

    短安排就是这周要做到什么,比如要在哪些方面有进步,怎样预习、复习和听课,这些都是每天要做的事情,但是要怎么将它们做好却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比如提前做好预习,预习哪些内容;勤于复习,复习哪些章节;认真听讲,怎样做好课堂笔记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就近落实的事,把这些做自会感觉学习越来越轻松,越学越有劲。

    ①预习。

    做好预习管理,给自己预留出提前预习的时间。现在的教科书设计非常合理,自己完全可以在老师上新课前做一下预习,只要坚持去做,你就会发现学习其实是一件挺简单的事情。而预习中难免会有弄不清楚的地方,这也不打紧,可以把它们重点标记出来,上课再认真听老师讲,定会豁然开朗,再对照老师的思路和自己的思路有何不同,自己为什么会“卡壳”,这样理解就会更深。长期坚持预习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学习主动性也大大提高,自学能力也显著增强。

    ②听课。

    听课大家从一年级起就开始上课,而上课也是有方法的。很多同学不注意集中精力,常常上课就会开小差,不是玩橡皮,就是看窗外,想别的事情。一两节课这样还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呢?先进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就这样在节复一节的课堂拉开了!

    认真听课的好处太多,老师以数十年经验总结的重点、难点,他们都会驾轻就熟、深入浅出地讲解,如果错过了课堂45分钟,那就未免真的太可惜了。事实也证明,在预习后当堂听懂的知识大约为80%~90%,而不预习当堂听懂的知识大约为50%~60%,开小差当堂听懂的知识大约为20%~30%,甚至连这也达不到。

    对于那部分还未听懂的知识,就要做下笔记,课后向老师、向同学请教,也可以问父母、查工具书、查百度。这样把每堂课的知识都掌握透彻,又何忧考试成绩不好呢?

    ③复习。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温故而知新”,但是这里我们说的复习,它有这个意思但不完全是这个意思。在学习完知识后,最重要的是融会贯通,何谓融会贯通?我的理解就是要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体系的东西掌握得也最为牢固。

    孩子的成绩始终不见提高,这个学习方法你试了吗?

  • 小友11点
    小友11点
    2025-10-22 21:27:35
    有用

    一、袋鼠跳跳跳。

    玩法介绍:每个孩子需要穿上麻布袋,要像袋鼠一样跳到终点,第一个跳到终点为获胜者。

    二、地面打靶。玩法介绍:在地面上画出靶环(温馨提示:如果在公共场合玩这个游戏需要注意周围的人群,在人少的地方进行活动,游戏结束后,要记得擦掉画的靶环。

    三、抢椅子。抢椅子是小时候常玩的游戏,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速度和灵活度。将板凳围成一个圈,人也站一个圈。主持人拿一根木棒(或其他能敲响的)开始敲时人就围着板凳同一方向转,并且按敲击的快慢有节奏的转圈。

    当敲击声停止,就要抢坐在板凳上。因为差一个板凳,所以会有一人没板凳,淘汰者下场时,同时撤下一个板凳,继续进行第二轮。

热门游戏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